水文局在东胜煤田台格庙勘查区完成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发布时间: 2014-09-09浏览:852
日前,水文地质局完成了东胜煤田台格庙勘查区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8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评审中心、水文地质局、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煤田地质监理事务所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该局水文三队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台格庙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评审,认为《报告》的编制符合规定,达到了设计规定的勘探程度要求,同意报告通过评审。
东胜煤田台格庙勘查区规划有7个井田,矿区规划总面积735km2,为确保建井工作顺利开展和今后煤矿安全开采,本次勘探工作是根据矿区总体规划要求,查清台格庙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设计及未来矿井防治水和保水采煤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的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2013年8月,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全面展开,水文三队承担了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和报告的编制工作。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遥感水文地质测绘、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测井、抽水实验、采样化验等综合勘探方法,并对勘探成果相互印证,提高了获取水文地质资料的可靠性。今年3月,野外施工任务圆满结束,共完成1:1遥感测绘面积760km2,1:10万遥感测绘面积1840km2,水文地质钻孔57个,钻探进尺46129.96m,经评级各类工程质量可靠。
水文三队在组织勘探工程施工中,基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以往完成的勘查工作情况,依据规程规范,在水文地质勘探工程中采取了6项工作布置原则:勘查精度遵循先期开采地段所在井田勘探、外围详查原则;全区控制重点突出原则;勘查与开采方案相结合原则;剖面控制与面控制相结合原则;“一孔多用”原则;勘查专题研究与综合分析研究相结合原则;利用原有资料原则,保证了勘探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
为使矿井建设和矿井安全开采取得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工程技术人员突破了过去传统方法和观念的研究方法,应用国内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新方法,对在勘探区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一是在资料分析上,采用“三图一双预测法”原理和方法,对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预测矿井涌水量。二是在参数精度上,采用定流与非稳定流相结合方法,对取得的抽水资料、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以实测影响半径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报。三是对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分区,建立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为全区煤矿开采涌(突)水来源判别提供了依据。
本次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取得了以下主要勘探成果:一是结合以往勘查区开展的各项勘探成果,本次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既结合了煤矿设计的需要,又进一步深化了煤炭勘探阶段的认识;二是详细查明了首采区煤层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结构、埋藏条件、空间展布等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关系;三是详细查明了首采区煤层顶底板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对煤层顶底板岩石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四是对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五是抽水实验取得了可用于矿井涌水量计算的详细水文地质参数;六是对煤层顶板突水危害性进行了分区;七是采用“大井法”和“廊道法”,结合临近煤矿实际排水情况计算了首采煤层的矿井涌水量;八是分析了煤矿充水因素,指出首采区煤层开采存在的主要水害类型,提出了防治水措施。